一、概述 本標準氣旋閃蒸干燥機采用動態穩流環技術,在干燥過程實現對濕物料塊狀,固體結構物的破碎攪拌,與此同時,其粉碎濕物料與進入干燥機塔體的熱氣流在接觸的瞬間,由于引風導風板的作用,呈旋切狀,并將濕物料夾帶至干燥室,實現傳導傳質熱交換,以致實現濕物料受熱氣化,達到干燥生產的目的?;诒緳C具有旋轉式破碎攪拌功能,加之,采用沖擊式旋風干燥塔和沖擊式旋風環,由此增強熱空氣與濕物料傳導機率,由此提高干燥生產能力,為滿足用戶使用要求,提高和鞏固產品質量,并按標準組織生產,為此制訂本標準具用必要性。 二、技術性能指標的確定 1材料 干燥機凡與物料接觸的材料,應采用耐腐蝕,不與物料發生化學變化或吸附物料的材料制造。密封件與濾袋應選用無毒,無味,耐腐蝕,耐熱且不脫落微粒的材料制作。 2 外觀 2.1干燥機各機件表面平整,無明顯劃痕與凹凸現象。 2.2干燥機焊接處焊縫平整,光滑,無弧坑, 咬邊等外觀缺陷。 3性能 3.1干燥機的干燥塔內表面粗糙度Ra值應不大于O.8 um。 3.2干燥機的旋轉攪拌器運轉平穩,無阻滯與異常聲響,攪拌運轉速度可調。 3.3干燥機管道接口、人孔與干燥塔之間應密封,無泄漏。 3.4進入干燥塔的加熱氣體應經中效、高效過濾器達到凈化要求。 3.5干燥機的加熱溫度控制裝置可在120℃~250℃范圍內任意設定與控制,溫度儀表顯示值與實測溫度值的偏差應不大于±l℃。 3.6干燥機的干燥塔外表面溫升應不高于20℃。 3.7干燥機的傳動機構應設有安全防護裝置。 3.8干燥機加熱系統的換熱器,應能承受設計壓力的1.25倍的液壓試驗,無泄漏。 3.9干燥機溫度控制應設有超溫報警功能,加熱溫度超過或低于設定值時,應報警。 3.10干燥機主機負荷工作時,噪聲應不大于80 dB (A)。 4干燥強度 干燥機的干燥強度應不小于50 kg/m3 • h。 5物料收率 干燥機物料收率應不小于99%。 6電氣系統安全性能 6.1電氣系統保護接地電路的連續性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的8.2.3規定。 6.2電氣系統絕緣電阻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的18.3規定。 6.3電氣系統耐壓試驗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的l8.4規定。 6.4電氣系統的按鈕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的10.2規定。 6.5電氣系統的指示燈和顯示器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的10.3規定。 6.6電氣系統的配線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第13章規定。 6.7電氣系統的標志,警告標識和項目代號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第16章規定。 6.8電氣控制系統用PELY作保護的應符合GB 5226.1-2008中第6.4的規定。 三.試驗方法的簡要說明 1材料試驗 查驗材質證明書,當不能證明材質時,應按其相應材料的試驗方法進行復檢。 2外觀試驗 目測表面質量和焊縫質量。 3性能試驗 3.1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樣塊對比測定。 3.2空運轉試驗 干燥機空轉運轉1h,目測運轉狀況,耳聽雜聲,手動調節調速裝置,測定攪拌器運轉速度可調。 3.3密封性試驗 用不低于30%濃度的皂液,涂布于管道接口連接處和人孔與干燥塔體貼合處,開啟送風機運轉30min,檢查有無氣泡產生。 3.4加熱氣體凈化試驗 查驗中效、高效過濾器質量合格證。 3.5溫度顯示值與實測溫度試驗 用熱電阻與精度不低于0.5℃級的測溫儀表組成的溫度測量裝置,于加熱溫度控制測量,達到溫度設定值時,觀察對比溫度儀表顯示值與實測溫度值誤差。 3.6干燥塔外表面溫度試驗 在設定加熱溫度下連續工作30min后,在干燥塔下部位熱風進口處外表面的圓周上,用分度值不大于0.5℃的溫度測定儀表,等距離測三點,記錄其zui高溫度與溫室比較。 3.7傳動機構安全防護試驗 目測傳動機構設有安全防護裝置。 3.8加熱系統換熱器液壓試驗 用液壓機對換熱器進行液壓試驗,先將換熱器注滿水,再用液壓試驗機加壓至設計壓力1.25倍,保壓30min檢查無泄露。 3.9控制系統報警功能試驗 人為使加熱系統溫度超過或低于設定值,觀察聯鎖控制功能。 3.10噪聲試驗 干燥機負荷運轉時,用聲級計按GB/T 16769的規定進行試驗。 4干燥強度試驗 4.1試驗條件 a)干燥機空運轉試驗合格后; b)試驗物料采用符合GB/T 12309要求的工業玉米淀粉,初始含水量為40%; c)選擇某一試驗機型,并根據試驗機型計算并稱取不少于30min試驗時間物料質量m1 ; d)進風溫度為200℃,出風溫度為85℃; e)干燥后的成品含水量為10%。 4.2試驗用器具 a)臺秤,精度為III級; b)計時器。 4.3操作步驟 a)干燥機正常運行,調整攪拌器運轉速度,加熱溫度達180℃開始加料,井記下開始加料時間t1,待試驗物料全部出料時停機,并記下停機時間t2; b)稱取出料成品質量m2。 |